四平市铁西区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预案
为了全面及时掌握疫情,有效防止疫情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四平市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预案》,制订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铁西区防治非典型肺炎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区非典型肺炎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各单位要按照要求,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抓实抓好,密切注视疫情动态,克服侥幸和麻痹思想,确保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各相关部门要搞好协调,密切配合,保证通讯设备齐全,网络通畅,一旦发生疫情,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切实做好预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工作。
二、疫情报告
按照卫生部《关于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列入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的通知》精神,发现非典型肺炎后,各医疗卫生机构有关责任疫情报告人应比照甲类传染病的管理要求,完成网络直报,同时城市应在6小时内,农村应在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报区防治非典办公室和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迅速报告铁西区防治非典型肺炎领导小组。
为了及时掌握疫情发展趋势,在有疫情暴发或有暴发趋势时,应建立临时疫情报告制度。病例报告有三种情况:一是诊断病例,二是疑似病例,三是观察病例。发现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后尽快报告疫情。没有发现病例的,实行零病例报告制度。
三、应急反应
发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一)卫生预防单位配合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立即调查掌握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传染源、发病情况;掌握疫情流行动态,确定疫情严重程度,分析疫情发展趋势,提出控制措施和建议。同时,配合疾病控制机构将病人送往指定医院隔离诊疗。
(二)根据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地和病人的活动范围,对病人家属及其他密切接触者进行留验、医学观察和预防性治疗。
(三)要对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的所有接触者,尽可能全部追踪,一旦发现可疑症状,立即实行留医观察。
(四)主动开展线索调查,建立热线电话(0434-3273182),做好服务。
四、具体措施
(一)当发生特别重大的非典型肺炎疫情时,协调调集临床、流行病、检验及消毒等专业人员,开展控制工作;组建医疗队,配备医护人员防护装备,特别对建立发热门诊的医疗单位要配备救治病人的各类设备和医护人员的防护用品。
(二)由全区医疗卫生单位资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组,指导非典型肺炎治疗抢救和疫点处理的实施。
(三)在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时,各相关部门要在区防治非典型肺炎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按各自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工作。各部门职责是:
卫生部门及时实施防治非典型肺炎预案,组织医疗、疾病预防控制、检验等专业人员,开展治疗、预防和控制工作,并做好疫情报告、监测,严密掌握疫情动态,及时向区政府报告疫情和控制工作进展情况。医疗卫生人员要加强自身防护,避免或降低医源性感染。
财政部门根据疫情的需要,保证必要的经费支持。对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所必需的检测、治疗、防护、消毒设备、器材、药品等防治经费予以保障,并及时追加必要的防治经费。
教育部门做好各级各类学校及幼儿园的预防控制工作,落实晨检制度,控制学校群体传播。要广泛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普及宣传预防非典型肺炎卫生知识。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实施学校及幼儿园场所消毒,加强学校饮食卫生管理等防治措施,高中以上学校要设立观察室,发现疫情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
公安部门与卫生部门共同组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队伍,配合卫生部门开展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病人隔离治疗、疫区处理等应急处理工作,防止个别人趁机捣乱破坏,对借机造谣、聚众闹事的要按照《治安管理条例》予以严厉打击保持社会稳定。
宣传部要组织各新闻媒体做好防治宣传,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广泛宣传防治知识、及时报导防治情况,消除人们恐慌心理,维护社会稳定。
(四)卫生预防单位负责对非典型肺炎预防控制处理工作。
1、一旦发生疫情,区卫生预防单位配合市疾病控制中心,迅速查明非典型肺炎疫情发生时间,传染源和感染过程,传播关系、病死情况,密切接触者数量、家庭聚集情况及医护人员感染情况。
2、对疫区重点场所进行消毒处理。指导病家、单位、学校、商店和医疗单位等进行环境和空气消毒处理。
3、提出控制措施和建议,控制疫情蔓延。
(五)医疗单位负责非典型肺炎诊治工作。
1、各单位发现疑似非典型肺炎患者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隔离救治。疑似病人转运与“120”急救中心联系救护车。
2、铁西区医院、爱龄奇医院为非典型肺炎监测点,并设立发热门诊,集中接待发热患者就诊。一旦发现疑似非典型肺炎患者,区医疗专家组初诊后,经四平市非典型肺炎医疗专家组确认,立即送往定点医院救治。
3、当疫情严重时,为防止疫情蔓延,对非典型肺炎患者采取就地隔离救治。
4、加强医务人员个体防护。凡与病人接触的医务人员要戴12层棉纱口罩,并注意及时换新口罩(一个口罩使用不超过4个小时,最好每次进病房前更换新口罩)。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医院要为从事非典型肺炎诊治的医务人员提供休息、饮食等方便条件。
5、该病潜伏期2——21天,通常为4——5天,对密切接触者作医学观察时间不得短于三周。
五、技术和物资保证
卫生医疗机构,要强化技术和物资保障措施。要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要培训一支拉得出、打得响、训练有素,过硬的技术队伍。一旦病例发生,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并可能得到有效治疗,减少社会不安因素。卫生医疗机构,要完善必备的疫区处理,检验设备和诊疗急救设备及个人防护设备。如通讯设备、交通工具、呼吸机、隔离服、防护眼镜、一次性口罩、鞋套、氧气袋、抢救治疗药品、消杀药械等。
六、做好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通过正面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对待和防范疾病,消除恐慌心理,维护社会的稳定。疫情公布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省卫生行政部门,经省政府批准,由省卫生行政部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统一对外公布,未经批准,任何单位、个人无权向外界公布疫情。